跳到主要內容
首頁 > 典藏展
:::
典藏展
#以文養圖_工會的記憶
公民研究員 施育如
高雄,一個由重工業築成的海港城市。 發達的勞動者文化造就工會的興盛。而工會旗是一個工會的核心精神的表現。 在旗面上呈現不只是工會圖案、工會名稱,更乘載了責任與爭取更好未來的理想。 而那些在工會旗上的圖案,代表什麼意涵? {常見圖案} 一、地球,代表走出台灣邁向國際化,著眼全世界。 二、梅花,台灣國花,除了單純可作為點綴素材外,也會為公務機關所使用。 三、「手」表示勞動者是靠自己的雙手在為生活打拼。「手」在工會旗上的形制,大略可分為以下三種...閱讀更多
為了推動博物館的友善平權,使多元的族群能入館,於2021年上半年與1095文史工作室合作,進行高屏地區10個服務移民/工非政府組織及多處移民/工生活地景的訪調,紀錄非政府組織工作者如何站在前線陪伴移民工的歷程,併於是年下半年推出本展。 「Jalan-Jalan:移路相伴特展」透過高雄屏東四大移民工生活區域劃分展場,包含港口區、加工出口區、高雄市區、屏東市區,讓進館的民眾、尤其是移民工族群能先選擇自己熟悉的生活區域觀展,期待大眾能從展示中的移民/工生活地景,看見他...閱讀更多
日本時期殖民方針原以農業臺灣,工業日本,源於戰爭須求改為「農業南洋,工業臺灣高雄」,高雄戲獅甲重工業區作為高雄工業城鎮的起源。國民政府接收後,戲獅甲工業區之大部分工廠紛紛轉為國營事業單位,如有1.台肥高雄廠、2.台鋁公司、3.台機公司船舶廠及鋁合金廠、4.台灣電力公司、5.硫酸錏公司等工廠等;在工業區內,台鋁公司佔地最廣及最大之規模工廠,隨著重工業地區的發展,外圍並規劃了勞工公園(高雄市勞工教育生活中心所在位置)及台鋁員工宿舍,從高階主管到職員工級宿舍群,形塑了勞...閱讀更多
臺灣為拓展對外貿易、吸引工業投資、引進最新技術及就業紅利,設置工業區,從1963年5月行政院修訂「獎勵投資條例」增設加工出口區,並制定「加工出口區設置管理條例」,1965年1月30日公告施行,並於台中港中島區及高雄加工出口區,成為全世界首創的加工出口區。當時臺灣缺乏資金與技術,但勞動人口數量逐漸增加,所以成立初期高外資及高勞力密集產業為主,產業大宗為加工、代工品。產業聚落於1966年至1976年,以消費性電子及其零組件、成衣及服飾等傳統製造為主、1977年至198...閱讀更多
出版品書籍於2009年由高雄縣政府勞工局採購辦理勞動影像紀錄,發行人係時任局長宋廷棟先生,文字撰稿為丁勇言、王御風、王雅湘、施美旭、凌卓民、崔憶雲、陳霈瑄、愚庵、蔡博任;出版攝影書籍以勞動特徵及產業特性做為分類的依據,依序呈現分為緒論、來自庄腳、立志出鄉關、汗水直直落、巧手展功夫、險峰中賺食、從勞動到藝術及鏡頭後的感動,總計七個章節。敘述農村的基礎勞動者,如何在胼手胝足的生活中,自給自足;離鄉背井、出外打拼的遊子,懷抱理想,憑著初衷與堅定的信念,無悔地走著每一步;...閱讀更多
位於高雄市三民區中華橫路220號的唐榮磚窯廠內矗立的兩支大煙囪,係愛河沿岸中都地區最醒目的地標。該磚廠起源於1902年日本人在三塊厝郊區創辦了三座傳統目仔窯的鮫島煉瓦工場,為打狗第一家磚仔窯;1913年日本人在台北成立「煉瓦株式會社」,陸續增建八座八卦窯;1947年台灣煉瓦株式會社高雄工場改名為「工礦公司高雄磚廠」;1957年榮鐵工廠購得高雄磚廠,成立「唐榮鐵工廠股份有限公司高雄磚廠」;1962年唐榮歸屬公營事業機構;1980年磚窯廠更名為耐火材料廠,為與高雄地區...閱讀更多